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曾指出,人的一生大约要走40万2千公里,等于绕地球赤道5周。不管是走远路,还是跑千里,同样要为自己选双好鞋。但为什么同一双鞋,别人穿着舒适、美丽,而你穿起来却非常硌脚而疼痛难忍?只有进一步确认与你的足型、足弓、足长等,才能挑选合适自己的好鞋,达到有效保护双脚的目的地。
平常走路、慢跑都没问题,可能受到脚型的影响并不会特别明显;但对于跑步而言,由于人在腾空与落地的过程中,脚部和膝盖需要承受超过站立三到五倍的压力冲击,如果不了解足型而随意选择跑鞋,长期或剧烈跑步之后将会对膝盖、脚踝等关节部位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因此在选择跑鞋前,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足型。
你可能觉得自己的足型很正常,一般的跑步对你而言完全没有难度,但对于某一些人而言,他们却有可能多年来也不确定自己的足型是哪一种?不妨就从2018年重新开始了解你的脚型。
足型如何测量?
有些读者可能从小就在学校进行体检测试,有的则是在医院、体检中心测量,却不知道其实在家中也可以轻松测量自己的足型。另外,如果悉心观察我们穿过的鞋子,就会发现鞋子在脚跟部、脚掌、脚外侧的磨损程度是不一样的,其实根据鞋子的磨损程度,我们也可以知道自己的足型。
1准备一张纸铺在地上
2把脚侵在水中却不要过湿
3之后把有点微湿的脚踩在纸上留下脚印
4对照图片以观察自己的足型
当然,很多专业的鞋子销售门店也会提供足型测试服务。这些门店配备的是专业的足型测量仪器,比如3D的足型测量仪,通过摄像头可以对跑者的足部进行3D立体成像,并生成多种数据,这种专业测试可能比家中测量要更精准。
足型如何分类?
实际上足型的划分要参考两种标准,很多读者往往会混淆两种划分方式。一种是根据足弓高低来划分:将足型划分为高足弓、扁平足(低足弓)和正常足弓四种。另一种就是运动学上的划分了,也就是内翻、外翻和正常。
足弓顾名思义,就是足部类似弓型的部位,从侧面看,人的足部底部并不是扁平一块,而是中间凸起,呈现弓型。
正常足
足弓发育良好,有明显的中等尺寸的印记连接足印的足跟和前脚掌。
高足弓
高足改变了正常走路时的生物力学,令吸震力大减,增加了向外“拗柴”的机会。除此之外,脚底压力分布也会变得不平均,变得集中在足跟底及前掌位置,诱发更多足部问题,例如脚趾变形、括拇趾外翻、拇趾囊肿、足底筋膜炎跖骨厚茧、肌腱炎等,更可引致膝部及腰部痛症。
起因:包括先天遗传、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小儿麻痹症、脊髓发育不良)、以及穿鞋过紧等。
建议:使用适合的鞋垫及穿着大小适中的鞋,可减低足部受压程度,同时应避免穿着鞋底太薄、太硬的鞋,鞋跟最好低于一吋半。
扁平足
与高足弓相反,扁平足因为足弓弧度不足,使脚底于站立时足内侧的弓位榻陷并贴附上地上。其会改变正常步行时的生物力学,足部的软组织支撑不足,容易引起其他足部问题,比正常人较容易绊倒及扭伤,而且耐力较差,容易疼痛及疲劳。长大后有机会出现其他问题,例如足弓痛、足底筋膜炎、跖骨痛、肌腱炎、膝痛等。
起因:先天性原因包括遗传、跗骨黏合或韧带松弛等,后天原因则包括儿童时期缺乏运动,令脚部的肌肉及韧带力量不足、穿着不合适的鞋、胫肌腱功能失调、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长时间站立、过度的举重和跳远等,都会造成扁平足。
建议:应穿着大小及脚型合适的鞋,最好使用矫型鞋垫固定足部及支撑足弓,减轻足部的压力。越早处理扁平足越好,以避免日后的足部问题。
内翻足
每当人直立站立,观测者从身后往前看,可以看到脚踝部分向外有折角,因此,内翻足人的压力大多会承受到脚跟、脚踝、膝盖等关节处。
外翻足
指的是脚掌向外侧翻转,在直立站立,观测者从后方看是,可以看到脚踝部分想内侧有折角,翻足人站立时压力主要承受在脚掌外侧,同样对关节有很强的磨损作用。
总结:
有人可能看到这里还是云山雾绕,一是不了解自己的足型,另外也不知道相应足型如何对应跑鞋,那么这里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基本上所有专业跑鞋商家都会设有一些可测量脚型的门店,在这里你可以了解自己的足型,而且通过足型来询问营业员,都会得到专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