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肚子痛或排便不净,你以为只是痔疮?其实,这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警讯——大马男性最常见癌症,年轻患者显著增加,甚至超过 70% 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但很多人不知道:它可预防、可早期治愈!想知道如何自我警觉、何时该筛查、哪些检查最简单有效?《健康时尚》让马六甲东方医院结直肠外科顾问医生告诉你!
(吉隆坡,11月 18日) – 便中带血、肚子隐隐作痛、或总感觉“还没拉干净”,多数马来西亚人往往以为只是痔疮或肠胃不适。然而,这些看似轻微的症状,往往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警讯。马六甲东方医院(Oriental Melaka Straits Medical Centre)普通与结直肠外科顾问医生 Dr. Jothinathan Muniandy 警告,这种癌症已成为马来西亚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女性中第二常见的癌症。
根据《马来西亚国家癌症登记报告(2017–2021)》显示,约有 70% 的结直肠癌病例在第三或第四期才被确诊。
“到了晚期,治疗会更加困难,存活率也急剧下降。其实,这是一种可以预防、也能在早期治愈的疾病。” Jothinathan 医生强调。
数据显示,全球近一成癌症病例是结直肠癌。在马来西亚,华人群体的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巫裔和印裔。过去,结直肠癌多见于年长人士,但如今越来越多 20 至 50 岁的年轻人也被诊断出患病。Jothinathan 医生指出,这与现代人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
检查是预防的关键
他指出,定期筛查是最有效的防癌武器。例如,粪便潜血免疫检测(iFOBT)和 M2-PK 粪便酶检测,都是简单、价廉又无创的检查方式,在多数诊所都可进行。
“这些检测能在症状出现前,就发现粪便中的微量血液或异常酶指标。若结果呈阳性,医生会安排结肠镜检查(Colonoscopy),既能确诊,也能在同一过程中切除可疑息肉。”
目前,卫生部及美国癌症学会都建议 45 岁起就应开始结直肠癌筛查,特别是随着年轻患者增多的趋势;若家族中有人曾患大肠癌,应在 40 岁或比家人确诊年龄提前 10 年开始筛查。

大众仍避谈“肠道健康”
虽然检查方式普及,但马来西亚的筛查率仍低于20%。Jothinathan 医生坦言,许多人因害怕、尴尬或羞于谈“身体的那一部分”而不愿检查。
“其实,这些测试既快速又无痛,还可能救你一命。”
根据《结直肠癌国家策略计划(2021–2025)》的数据,早期发现能显著提高存活率——第一期患者的 5 年存活率约为 75.8%,而第四期仅剩 17.3%。可惜的是,大众对结直肠癌的认识仍不足。
目前,政府诊所及非政府组织如马来西亚国家癌症协会(NCSM)和 马来西亚结直肠癌康复者支持组织 (CORUM) 都提供免费筛查,但仍属自愿参与。
Jothinathan 医生建议,政府可考虑像日本、新加坡及英国那样,将筛查提醒纳入全国性医疗系统,以提升早期发现率。
肠道健康就是全身健康
除了防癌,Jothinathan 医生也强调,健康的肠道是整体健康的基础。他建议保持高纤维、富含水果和全谷物的饮食,搭配规律运动、充足睡眠和良好情绪管理。
“你的肠道不仅影响消化,还影响情绪与能量。一个健康的肠道,反映一个健康的生活。”
他也呼吁家庭医生应主动与病人分享更多关于肠道健康贴士,因为他们是预防癌症的第一道防线。
【医生提醒】倾听身体的信号,及早筛查,不要等到出现严重症状才行动。结直肠癌是可预防、可治疗、也可治愈的疾病——前提是及时发现。
医生简介: Dr. Jothinathan Muniandy
Dr. Jothinathan Muniandy是普通与结直肠外科顾问医生,专长于微创外科手术。他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根据个别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鼓励病人积极参与医疗决策。Jothinathan 医生采用跨学科团队合作的方式处理各种外科疾病,确保病人获得全方位照护。他也持续进修,以掌握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