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是亚洲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人们总说:“少吃淀粉,少吃糖,否则就会得糖尿病!”很多人都对糖尿病存在着一些误解。糖尿病是吃糖吃出来的吗?多吃米饭、面条和面包就会得糖尿病?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马来西亚每 5 名成年人就有 1 人确诊患有糖尿病,但这真的是吃糖吃出糖尿病吗?
专家表示,原因远不止于此!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疾病,多种因素都可能会影响病情,其中包括家族病史、生理和体能活动,以及饮食习惯等等。
为何糖尿病发病率持续飙升?
经过多年来发病率逐步增长,如同连续几年《全国健康和发病率调查》的结果显示,马来西亚的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惊人水平,如果不加以控制,我国的糖尿病盛行率将从 2019 年的 390 万上升至2025 年的 700万 。我国约有34.38% 人口患有糖尿病,糖化血色素(HbA1c)水平升高超过6.5%,这是确诊糖尿病的阈值。
2013-2019年国家糖尿病登记报告指出,马来西亚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也同样有所增加,比如截肢、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勃起功能障碍和肾脏疾病,从而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欠佳。
而在全球也感受到了糖尿病的负担和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根据所有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都急剧上升。更糟糕的是,虽然 75-79 岁年龄阶段的糖尿病发病率最高,但2型糖尿病(以前称为成人糖尿病,占糖尿病病例95% 以上)在儿童中的发病率更高。
我们能做些什么?
爱尔兰皇家外科医学院 (RCSI) 人口健康学院院长Edward Gregg 教授表示,首先,人们必须了解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是动态性的,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全球高低起伏的数据展示了成功案例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举例,1960 年至 1980 年间,糖尿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发症风险也增加。作为对应措施,改善护理质量有助于降低后续几年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数据显示,老年人的心血管死亡人数减少,年轻人的肥胖率增加是令人担忧的现象,而且并发症也更多样化了。这种复杂的情况意味着更多的人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的时间会更长,为医疗保健从业者带来了重大挑战。他也强调,这些趋势同样反映在英国等其他西方国家,世界其他地区的数据则比较不容易获得。
IMU研究中心副院长拿督 Lokman 教授进一步解释,虽然全球医疗保健趋势是良好指标,但大多数现有的糖尿病研究都基于西方人群。因此,这些研究结果并不能直接转换应用于马来西亚人的饮食、基因遗传、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样地,由于马来西亚和许多其他亚洲国家缺乏长期性的纵向研究,因此大多数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既定指南也主要基于西方人口统计数据。
由于亚洲饮食涵盖更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面条和面包,研究人员研究了西方、亚洲饮食和生理学之间的主要差异。他们的研究发现,这一类食物,尤其是单糖和碳水化合物对白种人和亚洲人后裔的血糖水平影响不同,在摄入相似量的碳水化合物之后,亚洲人的血糖反应会高于白种人。
虽然进食后血糖水平升高是正常的,但胰岛素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然而,糖尿病患者会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乏而出现危险的高血糖水平。由于马来西亚是亚洲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影响马来西亚糖尿病发展的相关的脉络来自于遗传、文化、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有鉴于此,芙蓉糖尿病患者追踪研究项目(简称SeDia)首席研究员Lokman教授解释,SeDia项目是马来西亚第一个关于糖尿病的纵向研究,旨在提供重要的洞察并获取与本地人口更相关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数千名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收集的数据将会揭示更深入的洞察,并有助于改进现有的糖尿病治疗和管理指南,同时帮助制定更具针对性成效的公共卫生政策。
因此,特别提醒马来西亚人:“最好改变饮食方式,以更好地控制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文化所带来的影响。”
改变饮食方式逆转糖尿病
A*STAR 生物医学研究委员会 (BMRC) 高级顾问 Christiani Jeyakumar Henry 教授表示,经过研究结果充分证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顺序和时间的微小改变,有助于控制随后而来的血糖反应。”
他提出了以下三项建议 :
- 早餐吃得像国王,午餐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像乞丐 。简而言之,吃一顿丰盛的早餐、把吃低碳水化合物的晚餐时间提早,可以更好地控制全天的血糖水平 。
- 延迟摄取碳水化合物的时间点 。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先吃一些蔬菜和蛋白质有助于调节身体的血糖反应。同样,在摄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膳食前 30 分钟,食用鸡精中的氨基酸也能产生类似效果。
- 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小口进食会对血糖水平产生很大影响,建议尝试用筷子代替汤匙。
最后,建议大马人要积极提倡更健康的饮食方式,避免中华文化常见的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开始更加重视食物的治疗和预防作用。这种改变的思维方式在糖尿病的护理和管理中尤为关键。